博客來網路書店好書推薦網


周圍神經病變症狀及如何治療

周邊神經是相對於中樞神經,二者皆是神經系統的一部分,中樞神經系統就像政府的決策機關,周邊神經就如執行機關,任何一個動作(小至扣鈕釦,大至舉重物),都必須周圍與中樞神經系統的密切配合;周圍神經同時又負責訊息的收集,外界的任何刺激(冷、熱、痛),都有賴周圍神經向中樞神經傳達,否則"下情如無法上達",就"不知不覺"了!周邊神經病變指的就是這部分的神經出了問題。

周邊神經病變所導致的麻木或肌肉無力,若為多發性神經病變類型,多為對稱發作,症狀由肢體遠端向近端延伸,前期的表現範圍主要是襪子與手套覆蓋的部位。前述雙手同時出現的麻木,就比較像是這類周邊神經病變,而非中風。會引起周邊神經病變的疾病很多,常見者如下:

  1. 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
  2. 腎功能障礙引起的神經病變
  3. 內分泌疾病引起的神經病變,如:甲狀腺低下
  4. 急性或慢性神經炎
  5. 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神經病變,如:紅斑性狼瘡
  6. 藥物引起的神經病變,如:化療藥物等
  7. 重金屬中毒引起的神經病變,如:汞中毒,鉛中毒等
  8. 營養缺乏引起的神經病變,如:缺乏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
  9. 家族性遺傳性神經病變

周圍神經病變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2000年發表的研究,報告40歲以上2873位男性和女性。他們發現,其中14.8%有周圍神經病變。最常見的原因是糖尿病。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生機會也增加。同樣的研究發現,40至49歲的人8.1%有。但在80歲以上的人,這個數字上升到34.7%。然而,高齡化和糖尿病不是唯一原因。它也可以來自遺傳,慢性疾病,環境毒素,飲酒過量,營養不良(特別是B群維生素),或各種藥物的副作用,包括司他汀類藥物。原因是多樣的,治療也不同。

100多個類型的周圍神經病變已確定,每個都有其自己的症狀的特徵集、發展、預後的模式。功能受損和症狀取決於損壞的神經--電機、感官,或自主——類型。有些人可能會遇到臨時麻木,刺痛,和刺的感覺,對觸摸或肌肉的敏感性。其他人可能會蒙受更多的極端症狀,包括燃燒(尤其是在夜間)痛、肌肉、神經麻痹或器官或腺功能障礙。周圍神經病變可能被繼承或收購。後天周圍神經病變的原因包括物理損傷(創傷),神經、腫瘤、毒素、自身免疫反應、營養不良、酒精中毒和血管和代謝障礙。 

後天病變被引起系統性疾病,從外部代理,或感染或影響神經組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創傷。周圍神經病變繼承的表單是由先天遺傳密碼錯誤或新的基因突變引起的。沒有醫學治療存在治療可以繼承。然而,還有許多其他形式的治療。一般情況下,採用健康的習慣——如保持最佳的體重,避免接觸毒素,之後醫生監督的工作程式,均衡飲食,糾正維生素不足,並限制或避免酒精消費-可以減少身體和情緒影響周圍神經病變。全身性疾病經常需要更複雜的處理。

周邊神經病變的治療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找到原因後針對病因加以控制,例如血糖高必須積極控制血糖,神經炎或神經根炎的病人可用血漿置換術洗掉自體免疫攻擊神經的不正常抗體,缺乏維生素要補充維生素,藥物毒物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要遠離傷害物質;二是用藥緩解症狀,例如使用治療神經痛的藥物來改善周邊神經病變引起的神經痛。 

博客來網路書店好書推薦網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