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來網路書店好書推薦網


直立性低血壓

曾經看過一篇報導,一位先生80多歲,雖然不是很有活力,也算是身體健朗,但最近他在兩個月內連跌3次,雖都沒有造成很大後遺症,但嚴重挫傷他的信心,他越來越不愛出門,因為他怕自己會再跌倒。做遍檢查都說一切正常,醫師懷疑他心臟缺血,給他做了心電圖、24小時心臟檢查都正常;他也照了X光,確認骨頭、關節也沒問題。有人說早期失智的症狀之一就是跌倒,他去看了神經內科,做了頭部電腦斷層,也看不出有失智現象。 

一切正常卻在兩個月內跌3次,這怎麼會是正常呢?後來一位醫學知識豐富的好友建議去看高齡醫學門診,醫師不再重複他已做過的檢查,只是要他去頭暈中心做了一項檢查,最後結果揭曉,他有「直立性低血壓」,只要他驟然變換姿勢,就可能頭暈腿軟,而造成此症的原因應是他吃了10幾年的心臟藥,當年他因心跳超過100下,醫師讓他服藥減慢心跳,可是10幾年過去,他的身體狀況已改變,藥卻仍沒改。

若是嚴重的貧血患者,確實有可能從坐姿站起時會感覺頭暈,但當貧血嚴重到此程度,通常坐著也會有暈眩感;如果坐著不暈,站起來才暈,蹲一下又恢復正常,應屬「直立性低血壓」。一般人從坐姿站起,因腿部施力,下肢肌肉與血管會收縮、把血流打向腦部,但患者多運動不足、肌肉無力,導致站起時下肢血管收縮力道不夠,血液無法同步流到腦,進而使腦部暫時缺血、人忽然暈眩。若排除是先天性血管異常造成,患者須培養運動習慣才能改善,建議每周運動3天,每次至少30分鐘。

國人量血壓習慣偏低。不僅中、老年族群意興闌珊,認為很麻煩,甚至有人連高、低血壓標準值都弄不清楚,更遑論了解心血管疾病與量血壓之間的關係。甚至有許多人認為不就是套上腕帶,由醫護人員擠壓血壓計氣閥,不然就是把手伸進電子血壓計裡,血壓計就會自動顯示高血壓和低血壓數值,哪有什麼學問可言?

如果這樣想可就大錯特錯,因為在量血壓前做過什麼事、是否吃過飯、喝過飲料,以及量血壓時穿的衣服厚還是薄,都可能影響血壓數值。但是國人對於這一動作普遍興趣不高,有觀念卻沒有行動,往往造成身體出現警訊而不自知,增加健康風險的機會。

事實上血壓就是血液流動時作用於血管壁上的壓力,在心臟收縮打出血液時,此壓力較高,叫做「收縮壓」,也就是量血壓時所稱的高壓,當心臟舒張接受回流血液時,動脈血壓就下降,叫做「舒張壓」,也就是量血壓時所說的低壓。 

對於血壓測量,臨床研究,最適合量血壓的情境,是睡滿8小時後測量,因為在獲得充分休息後的血壓最平順,若是在這種情況下,量出來的血壓仍偏高,幾乎就代表有高血壓危機。若有腎臟疾病、心血管疾病、中風、高血壓、糖尿病等病症,最好每天定時量血壓,較容易讓醫師有後續診治依據,尤其上午9時至11時,是臨床研究上心臟病好發的時段,若此時測量的血壓值,更能提供醫師做為參考。

同時,量血壓前半小時內最好不要運動、吃飯、抽菸,或喝茶、咖啡、酒或其他具刺激、興奮作用的飲料,不然可能導致血壓偏高,且在家中自己量血壓時也最好不要看電視,避免因電視內容造成情緒波動,連帶影響血壓值。總之,天天量血壓很重要,不僅是健康自我照護的重要一環,更是遠離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標。 



博客來網路書店好書推薦網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