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來網路書店好書推薦網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王先生一早醒來,覺得一陣天旋地轉,並且感到有一陣噁心感。由於趕著去上班,休息一下子就好了,也不以為意。晚上睡覺要躺下時,又是一陣天旋地轉,這種情形發生了好幾次。由朋友的介紹,來到耳鼻喉科求診。經醫師詳細的檢查之後,診斷是得了「良性陣發性眩暈」。

張太太(化名),45歲,平日健康無虞,有一天起床後,發現整個房間都在旋轉,讓她害怕得尖叫,趕緊躺下。然而剛躺下時,世界卻旋轉得更快,暈到不停地吐。她很害怕、也很惶恐,幸運的是,只要她的頭不動,眩暈就會慢慢停止。但只要起床、躺下或者翻身向左側,眩暈就會發作,每次發作都不超過1分鐘。於是去醫院看病,接受抽血、聽力、眼振圖、耳朵灌水(內耳溫差)檢查,檢查結果都正常,她開始服用止暈藥,可是眩暈仍斷斷續續發作。

白君是一位20歲的學生,平時身體健康,喜歡劍道運動。有一天他睡覺醒來,突然發現房屋在旋轉。躺在床上,只要翻身,就會引起一陣眩暈發作,尤其是翻身到右側,眩暈發作更厲害。每次發作時間約持續20至30秒,同時會引起噁心、想吐的感覺。只要他頭不動,眩暈就會停止。此外,他的聽力正常,雖然頭暈,但是走路沒有問題。

隔天一早,他就到診所就醫。相關的神經學檢查正常,平衡檢查包括指鼻測試、閉目站立檢查、走直線檢查都正常。最特別的是,於平躺下,頭抬高約30度,於左右翻身時,可以發現雙側短暫向地性眼振:向右側躺可誘發向右眼振,躺向左側可以誘發向左眼振,眼振與眩暈於躺向右側時較嚴重。這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病人,病因是耳石由橢圓囊內,掉落到右水平半規管引起的。

要瞭解良性陣發性眩暈,必須由我們內耳的構造談起,這也是為什麼眩暈跟耳鼻喉科醫師有關的原因。人類的內耳經由造物主的安排,將聽覺以及平衡感覺放在相鄰的兩個位置,分為聽覺器官(耳蝸)以及前庭平衡器官(橢圓囊、球狀囊、半規管)。其中橢圓囊與球狀囊主要掌管感受重力的方向(靜態),而半規管主要掌管角加速的的方向(旋轉)。

內耳平衡器官之中有可以幫助感受姿勢的碳酸鈣結晶,又稱為耳石,耳石正常位於內耳的位覺斑上(macula)。良性陣發性眩暈大多都是由於耳石沈積在後半規管的管腔之中,少部分是在水平半規管,剩下極少的狀況是在前半規管。此病的發生原因不明,不過目前認為主要是跟內耳的感染、退化以及頭部外傷後導致耳石脫落進入半規管的管腔內有關。良性陣發性眩暈的特性是發作時間短(常常眩暈感只有幾分鐘以內)、跟姿勢變化有關;此外會出現迴旋性的眼振是其另外一個特點。當病人轉頭或是改變姿勢時,這些脫落的耳石就會引起內耳平衡器中內淋巴流動的改變,而使病人感到頭暈。容易誘發頭暈的姿勢改變包括躺下、起床、床上翻身、身體前彎、身體後仰以及突然轉頭。病人生活於恐懼之中,不敢隨便轉頭,唯恐一轉頭便天旋地轉。 

治療上,打針、吃藥是沒用的,只有將耳石歸位才能根治此病。將耳石歸位的方法,稱為耳石復位術。因耳石位於不同的半規管內,相對應也有不同的耳石復位法。以白君為例,右側水平半規管耳石的復位方式就是強制側躺左側12小時。由於是因耳石掉落在右水平半規管引起,回家需側躺左側12小時,止暈藥可於側躺前服用,以減緩眩暈引起的不舒服感。3天後回診,已經沒有眩暈發作,而且止暈藥只吃一顆,因為側躺左側後,眩暈再也沒有發作。

臨床上醫師可做Dix-Hallpike姿勢變換檢查來幫助診斷,藥物治療目前一般認為尚難滿意。不過近年來有學者提出耳石復位運動(Epley’s maneuver),據報告施行一次的成功率可達八成。耳石復位運動的原理是在醫師的指引下,利用姿勢的改變將耳石移出後半規管。此外病患在家中也可以自行做Brandt-Daroff運動來幫助前庭復健。

引起眩暈的原因很多,包含梅尼爾氏症、前庭神經炎、藥物、基底動脈症候群、偏頭痛、以及其他中樞性眩暈,或是一些全身系統性的疾病等等。基本上耳鼻喉科醫師是主要是負責比較周邊性的原因(內耳),中樞性的原因可以由神經內科醫師幫忙診斷。 

眩暈症  梅尼爾氏症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前庭神經炎病變  頸性眩暈  聽神經瘤 

博客來網路書店好書推薦網歡迎您